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适量的膨胀剂来补偿其收缩,是防止或减小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有效方法之一,因此,使用范围不断扩大,促进了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技术的进步和发展。与此同时,随着混凝土膨胀剂用量的不断增加,应用效果不佳、使用失败的工程时有发生,造成混凝土结构渗漏和开裂的质量事故也屡见不鲜,因而使得有人对混凝土膨胀剂的补偿收缩作用产生了怀疑,甚至有人在工程中拒绝使用。为此,有必要对混凝土膨胀剂的使用问题再一次进行探讨,以消除使用中的一些误区。
混凝土膨胀剂使用的几个误区大致整理了五点
1 一掺就灵,一掺就不裂
任何一项科学技术都不可能是万能的,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与使用方法。具体事件要具体分析和具体对待,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发扬其有利的一面,回避和限制有害的一面。也就是说,掺膨胀剂混凝土的应用, 是有条件的, 是受多种因素制约的。
由于混凝土膨胀剂的使用是受多种条件限定的,所以绝不是一掺就灵,一掺就能保证混凝土不裂;也并非有些人想象的那样,按使用说明书上规定的掺量加入混凝土中就万事大吉。所以要据情况而定。
2 千篇一律,一个配方
3 膨胀剂宁可少掺不可多掺,少掺比多掺好
由于掺有膨胀剂的补强收缩混凝土试件的早期强度有所降低,有些人害怕后期强度的继续下降,而有意识的减少膨胀剂的掺量,以防万一。这样做的结果将导致混凝土的膨胀率下降,使其膨胀补偿不了其收缩,导致膨胀剂的使用失败;至于有些人为降低成本而故意减少膨胀剂掺量,那就更不对了。
4 混凝土只做强度和抗渗检验,不做膨胀率检验
膨胀混凝土的膨胀率除与膨胀剂的品种和掺量有关外,与其密切相关的因素还有水泥的品种,特别是熟料中C3A矿物含量、水泥中SO3含量、混合材料数量,以及水泥用量、掺合料的种类和数量、混凝土强度、水胶比、养护温度,养护湿度、外加剂、搅拌时间、骨料的品种和数量。需要特别指出的是,在一定条件下,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加,但不成正比关系。由此可见,诸多因素关系相当复杂,为了使混凝土的膨胀率满足不同结构和部位的补偿收缩要求,对于掺有膨胀剂的补偿收缩防水混凝土,除要检测其强度和抗渗等级外,一定要检测混凝土的限制膨胀率,并以此作为混凝土配合比的主要依据。这就要求施工单位的试验室,必须配置测试混凝土限制膨胀率的设备和检测人员。
5 掺膨胀剂后的混凝土可以不设缝
设置后浇带,是我国常用的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有效方法。合理设置有效的后浇带,并有可靠经验时,可适当增加伸缩缝间距,但不能用后浇带代替伸缩缝。同时掺膨胀剂混凝土还应设置沉降缝、伸缩缝。当增大伸缩缝间距时,尚应考虑温度变化和混凝土收缩对结构的影响,设计人员不能简单地采取某些措施就盲目地增大伸缩缝。伸缩缝间距一般不宜超过50~60m,不宜完全取消伸缩缝。后浇带的浇筑应当在已浇筑的膨胀混凝土收缩基本稳定后进行,至少应在混凝土膨胀基本结束后1个月后进行。